• 学校概况
    【郑州62中第十二届“行知杯”读书活动一等奖】用“活的教育”培养“活的学生”
      浏览:465次    发布时间:2023-06-02   图文:孟巍   责编:教科室

    用“活的教育”培养“活的学生”

    ——读《教育的本质》(怀特海)有感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每当看到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看到学生学而不会的痛苦,看到学生自暴自弃的放纵,都让我极为痛心,在衣食无忧的今天,教育理应是一件让人幸福的事,为何孩子们并不快乐?我们怎样才能让孩子快乐的学习?这些问题的背后,是教育的终极思考: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这个问题横亘千年,古今中外,无数先贤学者给与了这样那样的解读,进行了无数探索,至今,这个问题仍然莫衷一是,虽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但是,很多观点的本质是相同的,也是值得深思的,比如,《教育的本质》作者,英国数学家教育家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就提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激发和引导学生的自我发展。”这和我国教育家叶圣陶的观点“教是为了不教”如出一辙。2022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提出,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发展素质教育。培养乐学善学、勤于思考、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具有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人格健全的人,更是对该观点的具体解读。

    反观我们的课堂,教师满堂灌的现场仍然比比皆是,这样的课堂看似秩序井然,学生听讲认真,但是,学生的思想没有被激活,学生的动能并没有被激发,学生仅仅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其效果可想而知。曾经听过不止一位资深教师的课,课上的非常精彩,老师妙语连珠,声情并茂,总结的也很到位,最后,当让学生根据教师所讲,自己总结下来时,很多学生苦苦思索老师讲的内容,有的大致能记下来,有的则寥寥数言,或一片空白。老师感到累,学生感到难,究其原因,就是教师教授的知识是没有活性的,是没有经过学生思考运用后,再生成的惰性知识。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就不能教授过多的“惰性知识”。何为“惰性知识”?怀特海这样解释:“不经过运用、验证,或与其它知识进行新的结合便接受的知识。”换句话说,就是没有经过实践运用就强加给学生的知识,这也是为什么在2022年的新课标中,反复强调探究性学习、项目化学习;强调学习经历、强调真实情境;强调从真实生活出发,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教育是教学生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教育只有一个宗旨,就是向学生展现生活的所有层面。”这是作者始终强调的观点。我国教育家陶行知也认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很好的印证了这一点。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需要尊重教育规律。这句话所有人都认同,但是,鲜有人能做到,这其中,固然有评价机制的原因,也有教育资源均衡的问题,但是,作为可以影响学生一生的教师,理应坚守信念,站在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十年树木,百年育人”,从古至今的古圣先贤、教育名家,无不始终秉承此信念,遵循教育规律,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国之栋梁。反观现在,“钱学森之问”仍萦绕耳际,创新人才少之又少,这和学生的自主成长环境、自我发展能力是密切关联的。

    怀特海认为:“对智力成长的节奏和特点关注不足,是教学效果不明显的主要原因。”他将学习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浪漫阶段、精准阶段、综合阶段。浪漫阶段是指学生刚刚理解新事物的阶段,这个阶段不适宜直接进行知识的讲授;精准阶段是指知识增长的阶段,学生在这个阶段学会分析问题,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综合阶段是指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分类并获得相关技能后,重新回归浪漫阶段。教育应是这三个阶段不断循环,小到每堂课都应该形成一个螺旋上升的循环,在不断循环中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需要教师和相应学科具备独有的风格。“学生对一门学科本质的热爱,其实也是对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学科风格的热爱。”怀特海认为,“风格是人类精神的根本道德”。个人认为,学科风格是由学科本身的特色和教师的教学风格构成。作为教师,应该让学生深刻了解知识的力量、知识的美丽、以及知识的结构,要达到这样的境界,需要教师具备鲜明的教学风格。教师的风格来自于专业素养、人格魅力、文化积淀、和发自内心的对教育的热爱,具备风格的老师或博学、或多艺、或幽默、或豪放、或儒雅、或旷达,这样的老师一定是学生喜爱的、敬佩的、崇拜的,也只有这样的老师,才能以人格影响人格,以人格塑造人格,才能起到“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作用。

    所有生命都有自我生长的渴望,这是生命诞生之初就刻在基因中的,教育者的职责就是激活这种渴望。因此,教育的本质应是唤醒成长的渴望、点燃学习的激情、尊重生命的规律,是合道重德的坚守。当然,关于教育的本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都有自己对教育的理解,但总归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陶行知提出的“活的教育”思想,只有“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用活的东西教育活的学生,养成活的人。”也只有如此,才能实现学生的自我成长和发展。

     

    版权所有:郑州市第六十二中学        豫ICP备18044647号-1
    学校地址:郑州市二七区碧云路18号,长江路与碧云路交叉口     Email:zz62z@zzedu.net.cn     联系电话:0371-68714479   扫码关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