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概况
    【郑州62中第十二届“行知杯”读书活动一等奖】 生活就是最好的教育
      浏览:401次    发布时间:2023-06-02   图文:李敏   责编:教科室

    《教育的本质》是陶行知的教育代表作,读此书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的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他主张教育同实际生活相联系,反对死读书,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和独立工作能力。

    作为一线教师,经常为学生的不求进取、不思拼搏而焦虑,为学生没有目标、没有理想而苦闷,为学生不愿吃苦、不能吃苦而担忧,为学生荒废光阴、浑噩度日而揪心……我们的学生到底怎么了?给他们讲“今天不吃学习的苦,明天就要吃生活的苦”似乎是在对牛弹琴。他们觉得自己不努力不勤奋不上进顶多是考试成绩不好而已,我照样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而且似乎吃的很好穿的不错住的也很宽敞,“生活”在他们眼里遥不可及,与他们谈“生活的苦”好像有些风马牛不相及,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生活”。

    此外,如今的学生又极其“脆弱”,家长不敢吵,老师不敢批评,社会不敢管。外界稍微给他们一点压力、一点挫折、一点打击,他们不是抑郁有心理疾病,就是离家出走跳楼自杀……现在是家长谨小慎微,教师噤若寒蝉,社会盲目跟潮,自上而下的环境让现在的学生成了“易碎的花瓶”,只能高高地看着,摸不得用不得,稍有震动就“粉身碎骨”。想想七八十年代的自己,放学后要帮着家长干活:扫地烧火刷碗洗衣服、插秧割稻子割麦子、摘棉花刨花生掰玉米锄地锄秧地、放牛喂猪薅牛草拔猪草等等。正是这些生活实践,让自己不仅掌握了生活技能,也能体会到父母的艰辛和不易,从而更知道感恩父母、更能积极向上。

    对比现在的学生,生活在“象牙塔”中,远远脱离生活,就如“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不知人间疾苦,不知世道艰辛,更不知生存的艰难,所以就会在无意中放大了自己在学习中所碰到的挫折、磨难,把微不足道的小问题“变形”为大问题,从而压垮自己。所以,作为老师我们深感现在很多学生“娇贵”“敏感”,经不起一点风浪,更承受不起一次风雨,从而逼的老师变得越来越佛系。

    那如何改变现状呢?我个人认为就是要让学生融入生活,在生活中接受教育,在生活中获得知识,在生活中经受历练,在生活中不断成长。

    生活就是一个大熔炉,百炼成钢!

    最理想化的一种状态就是由国家来制定相关的政策和策略。如义务教育高年级阶段的学生必须有一年的时间进入社会,让社会成为学生接受教育的最好的学校,或“做工”或“务农”或“经商”,自力更生,自食其力。这可以称之为体验式教育,它突破了课堂教育的枯燥无味,让学生亲身参与、亲自体验。无限宽广的社会就是最好的课堂,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就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沉浸”其中用眼看用耳听用心感受,得到的“知识”将是丰富多彩的,所获得的成长也将是不可限量的。

    还有一种比较可行的状态规定学生每周必须要有一天走入社会,这当然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配合。当地教育局和学校统筹安排,这一天让学生走出学校、走出课堂,走入社会,参与各行各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实实在在地做一天“社会人”。可以参与交通执勤、医院护理、饭店服务、超市推销、外卖快递、讲解宣传、打扫清洁……社会的工种还有多少,学生的实践就有多丰富,只要他们能参与的就尽可能地提供机会和条件让学生参与。参与的过程不仅是学生打开视野展现自我的过程,也是学生规划自己人生的过程,更是学生不断成长展翅高飞的过程。

    生活就是最好的教育!

    相信经过生活的洗礼,学生将会坦然面对成长中的风雨!当学生的生活脱离狭隘的“家庭”“学校”“课堂”与“变化多端”的社会接触之后,就会变得开阔、开朗。曾经他们困囿于生活中的“鸡毛蒜皮”,稍一有风吹草动就感觉天要塌下来,当经历了“生活”这个大课堂的残酷“摧残”后,柔嫩的肩膀也能挑起重担。

    相信经过生活的洗礼,学生将会变得更加坚强!被生活敲打后,我们的学生应该不会再出现站在太阳底下一会儿就晕倒的现象,不会再出现有老师一批评就跳楼的现象,不会再出现稍微遇到困难就一蹶不振的现象,不会再出现无所事事无所寄托的现象……我们的学生将会是一种崭新的面貌:课堂上激情满怀运动场上生龙活虎,正视自己不断前行,直面困难一往无前,敢于挑战奋勇拼搏,胸怀天下放眼世界……


    版权所有:郑州市第六十二中学        豫ICP备18044647号-1
    学校地址:郑州市二七区碧云路18号,长江路与碧云路交叉口     Email:zz62z@zzedu.net.cn     联系电话:0371-68714479   扫码关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