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改前沿
    新课标22个核心概念盘点(上)
      浏览:799次    发布时间:2023-04-24   图文:王红顺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3-01-28   责编:教科室

    01. 

    课标的重要性

    课程标准,是学校教育教学宪法,是育人蓝图,具有准绳的作用。

    这次课标修标,重在从学科立场走向教育立场,突出素养立意、育人导向;优化课程内容结构;强化学科实践及跨学科主题学习;践行素养导向质量观。课程标准有可操作性,“新课标-新教材-新学案-新课堂-新考评”构成了课改的完整链条。

    02. 

    “课标”的亮点:课程核心素养

    学生核心素养,采取通过学科课程素养认领形式来推行,想得到美丽的育人目标-看得见风景的课程核心素养-走得到景点的教学目标,构成了切实可行育人目标行动图。

    可见,课程核心素养是课程的基因,一根红线贯彻修订全过程,是课程育人价值的体现,是各学科课程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独特贡献,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之后逐步形成的。

    03. 

    育人总目标确立,义务教育学生画像

    培养目标: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

    所谓“有理想”,指学生从小要树立远大目标,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对美好生活有向往和追求。

    所谓“有本领”,指学生要学到能够运用于实际、满足生存需要、服务于社会的知识和技能。

    所谓“有担当”,就是培养责任意识,发挥个人能力,做时代的主人。

    04.

    核心素养概念、三个方面、六个维度、十八个要点

    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生活情境时,能够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所孕育出来的(跨)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结构化的(跨)学科知识和技能,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内的动力系统,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

    通俗说,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正确价值观。

    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如图所示:



    05. 

    学科要培养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特征,是以学生发展素养为核心追求。


    学科核心素养是对能力、情感、态度学科三维目标的整合,是确定学科课程标准、学科知识体系、学科质量标准的依据和导向。学科核心素养以结构化的学科知识与技能体系为重要载体。

    课程核心素养,是该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指该课程实施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独特贡献,是学生通过该课程学习之后逐步养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价值观。它具有整体性、情境性、反思性。

    语文学科素养 

    高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义务:文化自信;语言应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

    数学学科素养 

    高中: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

    义务: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物理学科素养 

    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

    化学学科素养 

    高中: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义务: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责任。

    生物学科素养 

    生命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

    英文学科素养 

    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

    历史学科素养 

    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地理学科素养 

    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科学学科素养 

    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

    劳动学科素养 

    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

    艺术学科素养 

    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

    信息科技核心素养 

    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

    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 

    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

    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

    图片

    06. 

    布鲁纳、施瓦布的学科结构化相关理论及实践课程论

    2022版新课标主要依据理论是布鲁纳、施瓦布的学科结构化相关理论及实践课程论。换句话,我们这次是从发现学习、课程结构结合视角来全面引进、学习布鲁纳的思想观点。教学评价与韦伯D0K理论基本吻合。

    施瓦布实践课程蕴含着真实性、探究性、情境性以及过程性等特性,提出学科结构的三种含义,即学科间的组织结构、学科的句法结构、学科的实质结构。

    布鲁纳是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他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因此,他的理论常被称为“认知-结构论”或“认知-发现说”。

    核心观点 

    ①任何学科以一定的知识的正当形式,能有效地教给处于任何发展时期的任何儿童。

    ②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③学习过程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

    ④教学原则:动机原则。动机类型:好奇内驱力、胜任内驱力和互惠内驱力结构原则,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像和符号来呈现。类型:动作性表征、映像性表征、符号性表征。程序原则:强化原则,及时反馈。

    ⑤发现学习的四个作用:提高智能的潜力;外部奖赏向内部动机转移;学会将来做出发现的最优策略;帮助学生的信息保持和检索。

    ⑥发现学习的四个特点:强调学习的过程,强调直觉思维,强调内部动机,强调信息的组织和提取。

    关于学科基本结构相应观点 

    ①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它基本的知识结构。学生要掌握其基本结构,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知识体系或编码系统。

    ②教学不能逐个地教给学生每个事物,而是使学生获得一套基本原理或思想,这是理解事物的最佳认知结构。为此,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把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的学习放在中心地位上。

    ③无论是教材的编写和教学活动的进行,都应侧重于让学生掌握一门学科的基本结构。

    ④学习和掌握基本结构的五大优点:

    •如果知道了一门学科的基本结构或逻辑组织,学生就能理解这门学科;

    •如果学生了解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就能把学习内容迁移到其他情境中去;

    •如果教材的组织形式具有很强的内在知识结构性,将有助于学生记忆具体的知识细节;

    •如果给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经验和对知识结构的合适陈述,即便是年幼儿童也能学习高级的知识,从而缩小初级知识和高级知识之间的差距;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

    美国教育评价专家韦伯提出“知识深度即DOK”理论,该理论将学生的认识水平分成四个层级:回忆和重现、技能和概念、策略性思考和推理、拓展性思考。一个真正好的学习任务应该从问题解决与应用、思维迁移与创造层面来设计。

    07. 

    各种目标分类比较

    图片

    08.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规律

    不同的知识类型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

    安德森等的《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将“知识”分为四种类型。

    ①事实性知识。有“术语知识”和“具体细节和要素的知识”两个亚类。

    ②概念性知识。结构化的知识形式,包括“分类和类型的知识”“原理和通则的知识”和“理论、模型和结构的知识”。

    ③程序性知识。关于“如何做某事”的知识,指做某事的方法、探究的方法。

    ④元认知知识。关于一般认知的知识以及关于自我认知的意识和知识。

    从学科教学的角度,前两类相当于学科的内容知识,后两类是过程技能。

    知识类型与认知方式大致是对应的。比如事实性知识,主要是“知道”,记住并能回忆;概念性知识则需“理解”,表现为能够解释、举例、分类、总结、推断、比较、说明等。

    事实性知识包括“术语知识”和“具体细节和要素的知识”,是相互分离的,孤立的,信息片段形式的知识。以往的基础教育主要在教这种类型的知识,强调“知识的覆盖面”,用“知道”“记住”的方法。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则恶化为“死记硬背”的“题海战术”。

    09. 

    课标基本框架

    图片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文本框架

    图片

    图片

    10. 

    课标中的“内容要求”“学业要求”“教学提示”三者关系

    这三个部分缺一不可、内在关联。“内容要求”指向“学什么”——强调在结构中的、扎实的基础知识学习的重要性,防止知识虚化。

    “学业要求”指向“学得怎样”——结合教学内容要求,提出素养发展目标。

    “教学提示”指向“怎么学”——学习这样的内容、达到这样的要求,学生必须经历哪些典型活动,让课程“活”起来、“动”起来。

    11. 

    学业质量、学业质量标准

    学业质量,指学生完成课程阶段学习后的学业成就综合表现。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表现的总体刻画,是过程、结果、考试命题依据。不是知识点成就表现,而是知识综合运用。

    依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结合课程内容,整体刻画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形成学业质量标准,引导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为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考试评价等提供依据。


    声明:本文转载自王红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3-01-28

    版权所有:郑州市第六十二中学        豫ICP备18044647号-1
    学校地址:郑州市二七区碧云路18号,长江路与碧云路交叉口     Email:zz62z@zzedu.net.cn     联系电话:0371-68714479   扫码关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