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红色圣地 探寻文化密码
学生观看侵华日军的罪行
按照研学手册目标自主研学
把红色传统发扬好 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走进杜甫故里 杜甫陵园
了解学习杜甫的生平
走进诗圣堂 领略诗圣风采
青春寻访“良弼家风”
探寻古村落新发展
寻访明清古民居
学习版筑术
12月12日,由郑州市第六十二中学今朝时政社团、杂家论坛社团及部分团学干部和老师共60人走进豫西抗日革命根据地、杜甫故居和石洞沟村,开展一天的“走访红色圣地,探寻文化密码”主题研学活动。
活动第一站,师生们来到了新中镇的红色胜地豫西抗日纪念馆,寻访当年抗日军民英勇不屈的抗战历程,豫西人民的抗战斗争是整个中华民族解放史上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豫西抗日根据地是在全国沦陷区建立的十九个抗日根据地之一,为全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讲解员带领大家重温了军民团结抗日斗争的光辉历史,同学们漫步在纪念馆内,通过大量照片、文物、绘画和文字,深刻感受了侵华日军轰炸、焚烧、抢掠、屠杀、残害妇孺、制造细菌战毒气战等滔天罪行,体会了豫西抗日根据地军民同仇敌忾、浴血奋战的恢弘历史画卷,回顾了我党在豫西的革命历史。
下午,师生们走进诗圣的出生地——杜甫故里,通过参观和讲解了解杜甫一生的坎坷经历。杜甫的一生经历了唐朝的兴衰,官场仕途坎坷,尤其是晚年的贫病交加,却抵挡不了他那忧国忧民,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情怀。他之所以被后人尊称为“诗圣”也来源于此。杜甫纪念馆里,陈列有杜甫的诗篇和对他诗歌的研究文集等,还有画家依据杜甫“三吏”“三别”创作的诗意画。真实场景的再现,同学们近距离感受到“诗圣”胸怀天下的宏伟抱负,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通过这次采风活动,同学们深深体会到了杜甫诗歌的精髓所在;杜甫故里文化底蕴的深厚,更是敬佩杜甫的这种家国情怀。
接着,大家走进荥阳市高山镇中国传统村落石洞沟村,石洞沟村处在黄河南岸,大伾山中,是一个有着豫中“红石灰瓦”之美的山乡幽居特色村。同学们跟随着石洞沟村委文化服务志愿者傅海明老师的讲解,了解了有着深厚殷商文化的“商相祠”及傅氏良弼家风的沿袭传承,并通过对石洞沟村传统村落布局结构的研学,学习了古代人们营造乡村所包含的智慧。
一天活动结束,师生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校园,通过这次“沉浸式”红色文化研学活动,了解了关于傅氏家族的起源、发展,以及傅氏家族长盛不衰的奥秘,聆听了诗圣杜甫的壮美诗篇,感受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见证了革命先烈们为了民族与敌寇斗智斗勇、浴血奋斗的艰辛历程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同学们经历了一次思想的洗礼,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主义热情,让同学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当担,先辈们留下的智慧的光芒,在当下依然有着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和传承的意义。同学们表示将铭记历史、继承传统,开创未来,用实际行动争做先锋,努力学习,增强本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