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研视界
    行于逵图,思及云端 ——湖北宜昌专家组莅临郑州62中指导学科建设
      浏览:2253次    发布时间:2020-11-28   图文:孟巍   责编:教科室

    62中教师上展示课

    专家听课

    孙未逾老师上示范课

    校长宋大伟、党总支书记李朝听课

    孙未逾与老师们交流及点评

    专家与学校领导座谈

    云,幻化万千,在天可多姿多彩、渲染天际;化而为雨,在地可深泽大地、滋养万物。云端的语文,就如同七彩祥云,承载着对真善美的追求,润泽着孩子们的生命之花。近日,来自课改领头羊——宜昌教科院副院长李伟杰和正高级教师孙未逾带着“云端的语文”,亲临62中指导语文学科建设。

    多彩课堂,展现教师学科素养。

    62中九位教师分课型为专家呈现了九节风格各异的展示课。林涛老师的《植树的牧羊人》生动刻画了一位在平凡中演绎传奇的牧羊人形象,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程燕君老师的《昆明的雨》通过读雨、品雨、知人、论世等模块声情并茂的描绘了一幅美妙的生活画卷,柔声细语中仿佛身临其境;骆丽老师的《女娲造人》在角色扮演、共情朗读中,展现女娲身上体现的神性、人性以及母性的和谐统一;李敏老师的《如何化用素材提高议论文写作水平》通过海伦凯勒和司马迁的典型事例旁征博引的引导学生理解素材到论据的具体路径;陈阳老师的《中国石拱桥》通过绘画串联起石拱桥的特点,又以港珠澳大桥的视频展示中国力量,很好的体现了价值引领;时荷阳老师的《春望》以“望”字贯穿全局,以诗人不同年龄段的诗句带领学生体悟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深度体会诗句表达的忧国忧民的至真情怀;牛艳丽老师的整本书阅读课《海鸥乔纳森》通过游戏的形式完成故事结构的搭建,以角色朗读再现了乔纳森的心路历程,和超越本我、成就大我的坚定信念;王菲老师的议论文专题复习课对论点提炼的深入浅出、生动有趣;李红丽老师的记叙文复习课通过多种实用性解题技巧的综合运用,使得学生准确拿捏问题的关键点。老师们的多彩课堂形态和扎实的基本功,获得专家的一致好评。

    云端引领,生发教师智慧之光

    正高级教师孙未逾为老师们带来了一堂精彩纷呈的示范课——《使至塞上》,悠扬的旋律仿佛让我们回到了荒凉萧瑟的塞外边陲,抑扬顿挫的韵律之美让所有人与诗人有了生命的共鸣,通透精准的文本解读让同学们深度领会了诗句表达的家国情怀,升华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座老师对本节课的精妙的设计、动人心弦的课堂效果和孙老师深厚的基本功交口称赞,并引发了每个人的深度思考和智慧的启迪。

    春风化雨,滋养课程生命之树

    课后的专家点评环节,如同春风化雨,细细地润了课,也润了心。孙老师以“行于逵途、思及云端”的解读为开篇,分别对每节课进行分析点评,充分肯定了老师们的课堂特色,同时也指出了需要提升的关键点。随后,分为六个部分阐述了自己对语文教学的理解,揭示了语文教学的根本内涵是“务其本、务其人”,遵循语文学科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则,怀揣“云端”的理想和情怀,借助“云端”的眼界和视野,感受“云端”的自豪和喜悦,促进学生言语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共同成长,实现以文化人的目标。最后,李伟杰副院长对语文组提出了问题清单进行了详细解答。

    在座谈会上,李院长对学校课程建设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指出模块化备课、试题命制、开展微课题研究等措施是课程建设的关键。校长宋大伟、副校长司朝华及部分中层分别谈了学习感悟,宋大伟最后表达了对专家的感谢,并提出希望在专家的引领下,逐步开展六课型的实践及同课异构,让新课改在62中落地开花。

    三天的学习,让老师们和中层以上干部领略到专家的深厚功底及学科修为,行于逵途、思及云端不仅是对语文学科的精妙论断,而且是对“行思课堂”的深度概括,关于云端的语文,在郑州62中,有了令人期待的开始,求索的征帆已然扬起,无限的可能在前方召唤,闪耀着人文精神之光的彼岸终将到达!


    版权所有:郑州市第六十二中学        豫ICP备18044647号-1
    学校地址:郑州市二七区碧云路18号,长江路与碧云路交叉口     Email:zz62z@zzedu.net.cn     联系电话:0371-68714479   扫码关微信公众号